为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推动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常委会副主任田惠臣同志的带领下,于4月26日至27日,对全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和《药品管理法》)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检查组采用听取汇报、察看现场、实地走访等形式,检查了靖宇第一中学、县万家乐时代购物广场、吉林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矿泉北路连锁店、县新兴食品有限公司;江源欧亚超市、区泉富饺子城、白山哲仁药品经销有限公司、区东润仁和大药房;白山市中心医院、浑江区欧亚合兴超市、合兴联锁药房、新诚信酒店、大山合集团,共13家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及餐饮服务单位,并听取白山市政府和浑江区、江源区、靖宇县政府关于《食品安全法》和《药品管理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与成效
从检查的总体情况看,目前我市浑江区、江源区、临江市、抚松县建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靖宇县建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园区),县(市)机构整合与经费保障方面好于市区。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餐饮服务业能够遵法、守法,规范经营。与2015年执法检查相比无论从职责落实、监管力度、管理水平、监管成效及法律宣传等诸多方面均有明显改观。
主要体现在:一是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市食药监部门争取资金购置了白山市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办公楼。在乡(镇、街道)、社区及农贸市场、超市建成61个快速检测等“五位一体”食品药品便民服务站。成立了白山市食品药品举报中心,实现全天候受理。二是监管手段信息化建设明显加快。全市食品药品管理确立了“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基本原则。全市已安装电子可追溯软件并投入使用,利用“药品领域网格化监管责任信息平台”,建立网格化监管责任和突发事件处理机制。三是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各级行政执法人员把执法检查重点放在是否落实企业全过程追溯记录、食品安全状况自查、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不合格食品管理处置等法定要求上,切实提高企业质量安全和追溯责任意识。四是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食品安全法》和《药品管理法》的宣传教育活动步入常态化。农委、水务、畜牧、公安等部门重点开展打击农业投入品非法添加专项行动,聘请义务监督员,形成了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完成了“四级网络(省、市、县、乡)、五级监管(省、市、县、乡、村)”的监管体制构建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次执法检查,我们认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为改善食品安全状况和加强药品管理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是:
(一)执法人员不足。
市本级监管人员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缺少相应专业技术人才。成立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增加了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监管工作量大幅增加,但人员划转不到位。农牧业检验、监测、执法中心及相关站所队伍人员结构老龄化严重,市农产品检测监测中心缺少化学分析、微生物、动检和动科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现有人员的数量与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监管形势的需要,执法队伍的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二)监管力度不够。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餐饮服务行业“多、小、散、乱、差”特点突出,食品安全管理难度大。食品药品市场虽然在逐步规范,但食品药品监管依然存在许多漏洞和不到位的地方。监管力度不能完全满足监管工作的需要,监管方式方法还比较陈旧,产品检测面不够,检测率低,有效监管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监管条件急需改善。
食品药品检验设备陈旧老化,执法装备落后,没有食品药品快速检测车和抽样专用车。由于管理模式及经费等多方面原因,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已划转到食药监部门,但相关设备均未移交,截止目前,市级专门的食品检验机构只解决了办公场所问题,检验、设备、人员仍未落实,监管条件急需改善。
(四)抽检经费严重不足。
市政府虽然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资金短缺,在抽检经费的保障上,仍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市质监局原有食品抽检人员经费尚未解决,地方抽检经费严重不足,导致2016年市级抽检工作只完成了小部分任务。市食药监部门申请的专项经费与实际拨付差距较大。由市农委负责的市本级食用农产品的抽检工作因经费问题一直未启动,使地方的抽检工作不能达到国家要求。
三、几点建议
为更好地促进全市食品药品监管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好《食品安全法》和《药品管理法》,结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深化食品药品机构改革,充实执法队伍。
深化机构改革是适应新的复杂监管形势与任务的需要。职能的划转、人员的调配是深化改革的基础和保障。改革应遵循人员随着职能走的基本原则。已确定的划转人员要悉数划转到位。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新的职能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专业化执法队伍,为进一步提升我市食品药品监管效能提供保障。
(二)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机构设置。
要抓紧建立市级专门的食品检验机构,消除监管盲点。继续加强与省局协调,解决好市药品检验所划归地方管理的问题,满足市级日常检验检测的需求。要尽快启动市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使其尽早发挥应有作用。
(三)稳定经费来源渠道,依法依规保障投入。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要切实解决各类产品抽检经费,建议市政府专项拨付2017年市级产品抽检经费,并从2018年起将各类抽检所必需的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创建食品安全城市,保证全市人民的食品药品安全提供资金保障。(白山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