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站 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江源区江源街道江北社区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06

  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双联双创”活动的工作安排和部署,江源街道江北社区设立了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站,到目前为止共开展活动五次,参加活动的各级人大代表40余人次,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方式,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6件,经整理归纳为8类问题,现已办结14件,其余都限期办结,取得一定实际效果。

  一、建立制度保障。联络站是为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提供的平台,代表是接待工作的主体,联络站的设立,为代表联系群提供了充分、有力的保障。一是在人财物上的保障,各镇、街为民情联络站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同时确定有经验的同志为活动的联络人员,负责联络站的日程管理、制度建立、来访登记、活动记录、收集整理意见和建议等。此外,区人大将联络站经费正式列入到明年的预算中,保障了联络站活动顺利开展。二是在制度上的保障,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对联络站的组织机构、代表活动时间、方式及代表接待程序、解决途径、工作流程等做了具体规定,并张贴上墙,使活动做到经常、有序、透明。 

  二、提高效能保障。民情联络站建立后,通过代表宣传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宣传上级的重大决策和决定,解释群众不了的问题,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由于人大代表的积极参与和有效监督,政府职能部门对于代表转交的的一些问题和建议提高了重视和配合,个别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在代表的积极奔走下,相关部门给付的办理的准确时限。为群众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供了平台,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提供了保障,改变了过去“有问题、去上访”的非理性表达状态,利于增强群众对政府机关的认同度和信任感。 

  三、发挥作用保障。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站对人大代表而言,发挥了自身作用,提高了综合素质。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接待日的规程,使人大代表能够定期与群众沟通交通,掌握社情民意,增强了代表意识,在解答群众的问题和困难,就需要运用大量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从而使代表在与群众的沟通过程中提高法律和政策的素养,以便于今后能更好的服务群众。 

  四、扩大宣传保障。通过向群众发放“一封信”,张贴宣传标语,利用上级媒体在电视、新闻的宣传活动,利用人大代表走村入户传达活动的方式,加大对活动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及时将“双联双创”活动的新动态向上级单位汇报,增加群众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保障,江源街道江北社区的民情联络站活动开展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深入开展“双联双创”活动,保证人大代表切实履行法定职责的基础,是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前沿阵地,为“双联双创”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