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06 选择字体大小:大 中 小
露水河镇位于抚松县东北部,幅员面积856平方公里,镇区面积为6.9平方公里。下辖6个社区、5个行政村,总人口4万余人。共有市人大代表2名,县人大代表18名,镇人大代表58名。镇设人大主席1名,专职秘书1名。
年初以来,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双联”“双创”活动要求,露水河镇人大高度重视,围绕全县推进“五个绿色.创建一区一城”的总目标,在镇党委、政府班子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的作用,扎实开展“双联”“双创”活动,不断激发代表的履职热情,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按照全镇双联双创工作的总体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进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进程。
一、精心安排部署,做好代表工作“助推器”
为推进落实好“双联”“双创”工作,我镇成立了党委书记任组长,镇人大主席任副组长,各社区、村党支部书记任成员的露水河镇“双联双创”领导小组。为加强工作力量,成立“双联双创”工作办公室,由人大秘书负责“双联双创”的日常工作。在统一思想认识和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实现人大代表履职常态化。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双联”“双创”活动意见和相关工作部署,制定《露水河镇关于开展“双联”“双创”活动实施方案》,为活动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加强平台建设,搭建为民服务“连心桥”
为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根据社区和行政村的市、县、乡级人大代表在本行政区域的分布情况,我镇在6个社区和5个行政村设立7个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实现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全覆盖。按照有活动场所、有办公设施、有活动经费、有工作人员、有工作制度的“五有”和统一管理、统一联系和接待时间的“三统一”标准,全面建设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从而搭起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群众有意见随时反映给人大代表,实现了人大代表为民解忧“零距离”。选定东山社区和砬子河村为标准站,进行示范打造,对东山社区1名市级人大代表、3名县级人大代表、7名镇级人大代表,砬子河村2名县级人大代表、3名镇级人大代表,信息通过展板形式进行公示,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带动镇其他社区和村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规范化建设。
三、发挥平台作用,当好人大代表“加油站”
按照全县统一安排,每月的15日为人大代表接待日,镇6个社区5个村11个代表联络站从今年6月份全面启动人大代表选民接待日工作。活动当天,镇域内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走进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与辖区选民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倾听民生,了解民意。各社区和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严格按照《人大代表接待日制度》要求,精心部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会前对接待日信息向选民进行公示。各联络点设置联络员,联络员由各联络站的书记担任,积极与人大代表和选民取得联系,负责活动的组织。选民们针对区域内焦点、热点等问题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建议,代表们仔细聆听,做好记录,能现场解答的都进行了现场解答,对不能现场解答的通过转交市、县、镇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处理,并以书面或当面告知形式向选民反馈办理结果。在提升人大履职能力的同时,通过加强对选民的宣传,向辖区广大选民发放《致辞选民的一封信》、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让群众形成参与活动意识,受到代表的一致欢迎。截至目前,共开展3次人大代表选民接待日活动,收集建议和意见19条,现场答复解决12条,通过转办7条,实现了人大代表与选民的面对面、零距离接触,提升了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
四、积极解决问题,成为化解矛盾“减压阀”
通过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促进代表与选民的沟通,解决选民日常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仅加强了人大代表与选民的密切联系,同时还强化了人大代表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了群众与人大代表的互信和支持。居民周升兰向代表反映辖区环境卫生问题,希望能够积极开展清洁环境卫生活动增设垃圾箱;居民李长英反映正在修建的沿河路广场能否增加体育健身器材,方便居民锻炼身体。这些事情不大,但与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大代表通过人大工作联络站直接了解民意,倾听居民呼声,为民解忧的工作更方便快捷,为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了良好条件。人大代表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梳理,积极向有关问题转办,并对问题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督促解决和答复。7月,市人大领导到露水河镇东山社区调研“双联”“双创”活动,视察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建设情况,并以普通代表身份参加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活动。市人大领导与居民代表进行座谈,听取群众的意见。居民代表提出加大旅游项目的投资、建设公益幼儿园、镇内24小时供水、加大公共设施的投入、居民楼无法办理房证(土地使用证)等问题14条,当场解决了9条,或转交县、镇政府及相关部门解决5条。通过问题的解决,畅通了群众的诉求渠道,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