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近群众 “创”出成效

——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双联双创”活动纪实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8-09-13 选择字体大小:  

  “昨天反映的小区内僵尸车停放影响环境问题,没两天就解决了。”家住抚松泉阳林业局群众高兴地逢人就说,纷纷为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之举点赞。原来,抚松县人大代表接待日这天,群众反映在泉阳林业局44号楼一批僵尸车在小区内停放两年多,车内装有垃圾,整个小区气味难闻,影响小区环境卫生。人大代表立即将群众情况反映到镇政府,镇政府经过核实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将该批僵尸车依法进行拖拉处理。

  如何使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职尽责、发挥作用,一直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为此,市八届人大换届伊始,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的代表工作进行调研,针对调研中代表闭会期间履职能力不强,与群众联系渠道不畅、作用发挥还不到位、缺少活动载体等问题,经过充分审视研究和不断总结反思代表工作思路,在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提出了在全市开展“双联双创”活动工作思路。即:在人大闭会期间开展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双联”)和创建优秀“人大代表之家”、优秀“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站”(“双创”)活动。 “双联双创”活动是市人大常委会做好新形势下创新人大工作的一个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双联双创”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成为代表闭会期间履职的有效载体,成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成为密切各级人大、各级人大代表之间联系的桥梁纽带。         

  “双联双创”活动开展以来,有效激发各级代表的履职热情,使全市各级代表形成看成绩、比贡献、展风采的浓厚履职氛围。目前,全市共组建“人大代表之家”66个,组织代表开展活动347次,组建“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站”504个,组织代表开展活动2236次,共征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2316件,为人民群众解决、落实208件,有效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正如代表所说:“过去一年一两次,现在一年七八趟。”许多代表尤其是基层人大代表从“会议代表”“举手代表”变成了全天候代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代表就在我身边”,人大代表成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主心骨,也成为人民群众意志要求的代言人。 

  精心谋划:搭建代表履职的大舞台 

  以人民群众密切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精心部署,形成工作合力,是活动取得成效的根本保障。为将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市人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天津市和平区、山东省淄博市进行了专题考察学习,根据考察学习到的经验,结合白山实际,反复斟酌、推敲、完善,先后出台了制定了《关于开展“双联双创”活动的实施意见》《活动方案》等文件,成立了领导和工作机构,提出了主要工作措施。连续召开部署动员会、座谈会、总结表彰会、现场会进行部署、研究和总结,并先后三次带着课题到各县(市)区,深入到“家”“站”进行调研和指导。市委非常重视,对开展好此项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专门以市委文件对该《实施意见》予以转发,为市人大常委会设立了代表联络办,市、县两级人大均成立了代表联络办并配备了专职人员,在乡镇、街道“家”设专职秘书,村屯、社区“站”指定专人负责,办、家、站都有了明确分工,形成了完整的工作网络体系。同时广泛宣传,积极发动。运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大活动宣传。各乡镇还采取告群众一封信形式,让“双联双创”家喻户晓。同时,加大宣传活动在保持与人民群众心声、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事例,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激励和引导广大代表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去年9月召开的全市“双联双创”工作经验总结交流会,会后又印发了《全市“双联双创”活动经验材料汇编》,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开展。 

  上下联动: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双联双创”开展以来,我们坚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理念,以人民群众密切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使人大闭会期间的代表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地促进了代表工作的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代表之家以代表小组活动为主要途径,每月固定时间开展学习交流、述职、政策咨询、法规宣讲、义诊、科普、民意征集等活动,每位代表包括常委会组成人员轮流在每月的固定时间到民情联络站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汇集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和诉求,根据征集上来的民意诉求,根据职权范围的层级,由民情联络站向代表之家、由代表之家向县、市人大代表联络办逐级反映,属于应由哪一级办理、哪个部门解决的问题按程序交办,督促“一府两院”认真办理和解答,真正做到察民情、听民声、释民惑、帮民需、集民智,不仅使人大代表成为“一府两院”工作的督导员、为人民谋利益的服务员,也成为政策法规的宣讲员、反映群众呼声的传递员,真正成为百姓身边看得见的贴心人,使有问题问代表、有事情找代表成为常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创新方式:增添了代表工作的新活力 

  创新活动载体,为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条件,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有效途径。采取“走出来、请进来”、帮带促学等有效学习方式,不断提高代表的履职水平。还进行了“一网一平台”建设,去年开通了白山市人大门户网站和代表履职微信平台,架起了群众与代表、代表与常委会的网上桥梁。网络平台的投入使用,助力代表履职驶入了“互联网+的”快车道。为规范“双联双创”活动的运行,统一制定了代表之家“五有三统一”和民情联络站“四有两统一”标准,并制定了《人大代表之家工作职责》《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民情联络站工作职责》《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同时完善了监督机制,建立代表履职情况登记制度和代表激励机制,还打破代表终届制度,大胆启用撒换和罢免代表的手段,对因违法犯罪或乱作为而造成不良影响的代表依法及时进行罢免。在畅通和拓宽代表群众群众渠道上,积极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生产和生活需求,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帮助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 

  健全机制:取得了代表工作的新成效 

  建立长效机制,有效地促进代表工作的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是巩固活动成果,提升活动成效的重要方式。在服务中心工作上下功夫,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模范引领作用,不愧对“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向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发出倡议,号召人大代表在积极主动在“十大工程(战役)”中,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建功立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去年,在对环境保护问题对政府进行了专题询问的基础上,今年开展“守住绿色家园”人大代表在行动系列活动,一年确定一个主题,在生态白山建设中彰显人大作为。在办理社情民意上做文章,一方面积极引导代表多联系选民,多参加闭会期间的各项活动,多深入基层调研区收集好的建议和意见。另一方面,对意见建设仔细逐件梳理,认真转办、督办、采办重点督办、递进式督办和将办理结果检查评比的满意率改为办结率的方式,提高办理的实效性。通过跟踪督办,把意见建议落实到实处,促使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形成良性循环。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上常发力,促使代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引导鼓励代表争当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员、争当政策贯彻落实的监督员、争当扶贫重点工作指战员、争当畅通上情下情信息员、争当维护和谐稳定调解员。江源区砟子镇开展了“脱贫攻坚在路上,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以“六个一”为抓手,即人大代表“走一村、上一课、帮一户、献一策、引一项、听一次”,助推脱贫攻坚。目前,此项活动经验已在江源区全面推广。通过“双联双创”活动,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人民群众的民情民意得到有效反馈,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一条条生动的经验做法,一件件鲜活的事例,记录了“双联、双创”工作的探索历程,见证了代表们真实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重承诺,更体现了新时代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唐战军 张庆飞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